给教师的饮食小贴士~

多吃利咽食物: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应少吃,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多吃养眼食物:

课堂上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上结膜炎等眼疾,所以教师会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吃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等。


多吃抗疲劳的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豆类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此外,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多吃益脑的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教师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含磷脂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大脑的机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集推介礼

2009年2月19日星期四

汪惠迪:阻引入科技现代汉语规范化有害社会进步

(槟城讯)语文学家汪惠迪讲师表示,“现代汉语规范化”,只是一句高调的口号,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这个口号对社会的新科技、新文化、新时尚及新观念的引进十分有害。

他主张,华人世界应做的是尽量向主流华语靠拢、但无需唯普通话马首是瞻;正确处理规范,多边互动、存异求同。

他认为,不给语言一个宽鬆的发展环境,就不符合21世纪的公平都市文化精神。因为,语言无非是为了人类沟通,并不是製造高精顶尖產品,怎麼方便轻鬆就怎麼说。

勿粗暴看待新词

他举例,《现汉》内有“隆胸”、“隆乳”及“平胸”等,但却不收“太平公主”,后来收录“太平公主”的词典被评论为粗俗词语,应当语言垃圾般扫除。

但是,他认为不该对新词新语採取粗暴态度。另外,他举例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因地域领域有别,催生了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员、首席执行长等华文名称。

他说,若坚持不让洋文字母混杂中文句子裡,马中的国、私营企业CEO出访会面,或会写成“中国x集团的首席执行官x,与大马x集团的首席执行员x会谈,两位首席执行官与首席执行员满意会谈成果……”

汪惠迪週四在檳州华人大会堂图书馆主办、华堂慈善及教育基金赞助的“大马华语规范路在何方”讲座会时表示,他同意原载於《上海文学》的《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看法,即语言需要规范、但勿成语言用户的重担。

无“纯净”语言勿让规范语成生活重担

汪惠迪说,讲规范,但也该放轻鬆些,因为语言不是矿泉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纯净”语言。
他表示,华语的应用,应正确处理自调节与他调节的关係,勿让规范语文成为生活难以承受的重。

“语言是一个系统,因此具有调整功能,就算没有人为干预(他调节),也会经歷自身调整(自调节)。”

他认为,人们应从宏观角度看调节,结合“他调节”及“自调节”,以发挥“自调节”作用。“手机”如今取代“大哥大”就是一例。

他表示,我们也应正确处理刚柔关係,区别对教育、示范层次从严要求。

他说,基础教育阶段如中小学应严格贯彻执行,媒体也应严格执行国家制定标準。

“对普通百姓而言,则应当多宣导、多提倡,充分徵求各方意见再经审定,以免一再发生网友对华语规范理事会的决定不以为然或批评事件。

他说,华人应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关係,彰显大马华语本土特色。例如甘榜、五脚基、榴槤、令吉等,也是应按本地习惯沿用的个性词汇。

(转载自《光明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