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饮食小贴士~

多吃利咽食物: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应少吃,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多吃养眼食物:

课堂上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上结膜炎等眼疾,所以教师会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吃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等。


多吃抗疲劳的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豆类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此外,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多吃益脑的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教师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含磷脂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大脑的机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集推介礼

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教育名言分享(三十二)

  1.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2. 想象是孩子的专利,在孩提时代多让学生写点想象作文,就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3. 学会有选择地放弃,追求深刻的简单。简单就是快乐,简单就是幸福。
  4. 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5.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6. 语文教师既要有诗人的激情,又要有哲人的智慧
  7. 在进步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学习,在实干中成长。
  8. 教育要面向所有的人,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培养人,而是要面对不同的人,能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拍马屁”的由来

我们常用“拍马屁”来说陷媚奉承的行为。古时候,“拍马屁”不是贬义词。“拍马屁”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的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以得到骏马为无上的荣耀。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三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

那么“拍马屁”为什么会变成含贬义呢?这是因为那些趋炎附势者看到权贵策马而来,不管他的马优劣如何,都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大人的好马,大人的好马!”于是“拍马屁”成了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的意思。

(转载自http://tanwenshuozi.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15.html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2010年华裔节日、公共假期和学校假期

公历新年: 1 Jan( 星期五)
大宝森节: 30 Jan(星期六)
庚寅年春节: 14, 15 Feb(星期日、星期一)
天公诞: 22 Feb(星期一)
伊斯兰教先知诞辰: 26 Feb(星期五)
元宵节: 28 Feb(星期日)

学校期中假期 13-21 Mac

清明: 5 Apr(星期一)
国际劳动节:1 Mei (星期六)
卫塞节: 28 Mei(星期五)

学校年中假期 29 Mei-13 Jun

国家元首诞辰: 5 Jun(星期六)
端午节: 16 Jun(星期 三)

学校期中假期 21-29 Ogos

中元节: 24 Aug(星期 二)
可兰经降世日: 27 Ogos (星期五)
国庆节: 31 Ogos(星期二)
开斋节: 10,11 Sep(星期五、星期六)
中秋: 22 Sep(星期三)
重阳节: 16 Oct(星期 六)
屠妖节: 5 Nov(星期五)
牲宰节/哈芝节 17 Nov(星期三)

学校期终假期20 Nov-2 Jan 2011

回历元旦: 7 Dec (星期二)
冬至: 22 Dis(星期 三)
圣诞节: 25 Dis(星期六)

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1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


  1. 砧(zhen第一声)vs 占(zhan第四声)

  2. 惴(zhui第四声)vs 喘(chuan第三声)

  3. 缀(zhui第四声)vs 辍(chuo第四声)

  4. 滓(zi第三声)vs 宰(zai第三声)

  5. 渍(zi第四声)vs 责(ze第二声)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教育名言分享(三十一)


  1. 衡量一个学生的智力的高低,不应表现在知识的机械重复上,而应表现在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速度、灵活性、逻辑性上,表现在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化为技能

  2. 老师(把作文)改得再好,学生没有动手、动脑,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指导的意义。

  3.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从小培养孩子们作文后认真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

  4. 如果把教科书当作了不可更改的经典,就会坐拥了一颗大树,却放弃了整个森林。

  5. 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6.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7. 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教学意识,而且应该具有课程意识

  8. 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2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之七

  1. 呷(xia第一声)vs 甲(jia第三声)
  2. 黠(xia第二声)vs 结(jie第二声)
  3. 弦(xian第二声)vs 玄(xuan第二声)
  4. 骁(xiao第一声)vs 饶(rao第二声)
  5. 蓄(xu第四声)vs 畜(chu第四声)
  6. 酗(xu第四声)vs 凶(xiong第一声)
  7. 逊(xun第四声)vs 孙(sun第一声)
  8. 诣(yi第四声)vs 指(zhi第三声)
  9. 垣(yuan第二声)vs 恒(heng第二声)
  10. 愠(yun第四声)vs 温(wen第一声)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教育名言分享(三十)

  1. 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
  2. 木秀于林,风必摧毁之。
  3. 你只有体会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你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
  4.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成长。
  5. 战胜别人,要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自己,要靠自己的智慧
  6. 平凡是伟大的起点,浩瀚则是渺小累积。
  7. 友谊全由一个缘字开始,友情全凭一个信字延续,朋友全靠一个心字长久。
  8.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渡”和 “度”用法的辨别

“渡”和“度”是容易混淆的字,有时我们会搞不清是“度过难关”还是“渡过难关”。这两个字用法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渡”的部首是水(氵),因此用于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如渡江、远渡重洋、飞渡南中国海等。“渡”也用在船只运载渡过江河的水域,如渡船。有时,“渡”也用于难关、危机等,如渡过难关,渡过艰苦的岁月。

“度”的用法则与时间有关, “度”多用于光阴、岁月、节日,带有“过”“经历”的意思,如欢度春节、虚度青春。

(转载 http://tanwenshuozi.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4.html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2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之六

  1. 惬(qie第四声)vs 侠(xia第二声)
  2. 沁(qin第四声)vs 心(xin第一声)
  3. 臊(sao第一声)vs 操(cao第一声)
  4. 讪(shan第四声)vs 山(shan第一声)
  5. 悚(song第三声)vs 束(shu第四声)
  6. 塑(su第四声)vs 朔(shuo第四声)
  7. 倜(ti第四声)vs 周(zhou第一声)
  8. 湍(tuan第一声)vs 喘(chuan第三声)
  9. 蜕(tui第四声)vs 脱(tuo第一声)
  10. 倭(wo第一声)vs 委(wei第三声)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教育名言分享(二十九)

  1.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是21世纪的三大特征。
  2. 世界教育的“积累现象”是:受教育越多,就越想受教育。
  3. 阅读规律:小学:绘画-传说-童话期;初一初二:故事期;初三高一:纯文学;高二开始:思想期。
  4. 变革中最重要的力量是校长。校长如果不从思想上变革,我国的学校教育就无法真正变革。
  5. 在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工作就是学习,应当把工作当作学习的泉源、学习的过程。
  6. 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应用。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8. 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士兵。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2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之五

  1. 讳(hui第四声)vs 伟(wei第三声)
  2. 畸(ji第一声)vs 奇(qi第二声)
  3. 汲(ji第一声)vs 吸(xi第一声)
  4. 酵(jiao第四声)vs 孝(xiao第四声)
  5. 狙(ju第一声)vs 阻(zu第三声)
  6. 脍(kuai第四声)vs 会(hui第四声)
  7. 傀(kui第三声)vs 鬼(gui第三声)
  8. 讷(ne第四声)vs 纳(na第四声)
  9. 抨(peng第一声)vs 平(ping第二声)
  10. 绮(qi第三声)vs 倚(yi第三声)

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

“甘”字溯源

有句成语叫“苦尽甘来”,这个成语里的“甘”有“甜美”的意思。此外,“甜”字是个会意字,“甜”从舌从甘,“甜”偏旁的“甘”便带有甜的意思。

古文的甘字,从口从一,表示口中含食物。因为甘美之物是人们所含的东西,因此引申为甜。如荀子的《荣辱》便有如此一句:“口辨酸咸甘苦。”这里的甘便是甜的意思。此外,日语汉字的“甘”,也表示“甜”。现在一些伺里的甘也表示甜,如“甘露”表示甜美的露水,“甘泉”表示甜美的泉水,“同甘共苦”和“苦尽甘来”里的“甘”都是“甜美”的意思。

“甘”字再由“甜美”引申为“味美”,如《说文解字. 甘部》:“甘,美也。”“甘”再从味美引申至美好,动听的,如《左传。僖公十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甘”也从味美引申为“称心满意”,如《后汉书. 马援传》:“今获所愿,甘心瞑目”“甘”又从称心满意引申至“情愿、乐意”,我们常用的“甘愿”“甘心”便有此意。

(转载自http://tanwenshuozi.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html

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教育名言分享(二十八)

  1. 现在许多中小学的智育全部是为了应付那几天的考试。
  2. 教师要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是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3.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自己的肩膀上不要扛着别人的脑袋瓜儿。
  5. 作文的根本在于心灵的丰富
  6. 大多数老师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是“辛辛苦苦地做着扼杀学生才情的蠢事”。
  7. 课本知识如果不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那么,课本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就变得越冷漠、越无知。
  8. 爱书的孩子不一定成绩是最好的,但无疑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2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之四

  1. 玷(dian第四声)vs 沾(zhan第一声)
  2. 恫(dong第四声)vs 同(tong第二声)
  3. 讹(e第二声)vs 化(hua第四声)
  4. 佝(gou第一声)vs 句(ju第四声)
  5. 诟(gou第四声)vs 后(hou第四声)
  6. 梏(gu第四声)vs 告(gao第四声)
  7. 犷(guang第三声)vs 况(kuang第四声)
  8. 刽(gui第四声)vs 会(kuai第四声)
  9. 涸(he第二声)vs 固(gu第四声)
  10. 徊(huai第二声)vs 回(hui第二声)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

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因心脏病于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 季羡林曾与独子季承断绝关系13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半年,两人重归于好。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前日在博客上透露季羡林的最后时光。他说,最近几个月,季承一直在照顾陪伴季老,老人家的心情非常愉快,胃口很好,仍然酷爱吃胡萝卜羊肉饺子。
 
  钱文忠回忆,10日下午,98岁的季羡林用毛笔题写了“臧克家故居”,为汶川广济学校题写了“抗震救灾,发扬中国优秀传统”。下午4时到4时30分,季承为父亲按摩了手臂。老人精神很好,谈笑风生。“季先生走得很平静。”季老唯一的儿子、74岁的季承接受记者采访时,声音在电话那头一度哽咽。季承介绍季老的离去没有任何征兆,头一天季老还是好好的,坚持读书、读报、练毛笔字,和身边人说笑。“11日早上,他突发了心脏病,我很快赶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经昏迷……”近一个小时的抢救也没有留住季老远行的脚步,老人不幸逝世。

  春节刚与独子冰释前嫌
 
  季羡林曾与独子季承断绝关系13年,在他生命的最后半年里,两人终冰释前嫌,重归于好。1995年,因为对各种事情有不同看法,父子矛盾激化不再来往。去年底,爆出“季羡林字画遭窃”、“季羡林请求换秘书”等事件后,季羡林的秘书杨锐(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之妻)随后被更换。13年没有谋面的季羡林父子于今年春节期间团聚。季承在医院见到父亲。“父亲!”季承一开口就跪下磕了个头,起身时已泣不成声:“您有什么要训斥我的吗?”季羡林虽然也很激动,但话语仍然平静:“我有什么可批评呢,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好了。”此时,季羡林视力衰减,老人能看到的,只是儿子模糊的身影。“我一直陪在他老人家身边,这半年来也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季承说,今年他和家人在医院陪着季老过春节,随后半年来,他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直到季老走完最后的时光。
 
 温家宝医院送别季羡林
  “我还准备了几个问题和您讨论啊”
  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透露,季羡林去世后,11日上午11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便赶到医院送别。中午12时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从会场赶到医院,在季老遗体前满含真情地说:“我准备在8月6日为您祝贺生日,还准备了几个问题和您讨论啊。”此番话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据了解,近年有多位国家领导人探望季老。去年8月2日上午,总理温家宝到季老所住的解放军总医院病房给他提前祝寿,离开时,温家宝还许下承诺,“明年我再来看您”。但不到一年,季老突然离去。这时,离季老的98岁生日不到1个月。

  温家宝对季羡林有高度评价。他此前在看望季老的时候曾对他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温家宝与季羡林还曾互赠礼物,温家宝送给他一盆君子兰,季老则回赠一篇文章《泰山颂》。
 
 总理五探季老四次谈读书体会
  博览群书的总理经常读季老的书,并在与季老交谈中,谈得最多的也是读季羡林书的心得体会。2003年9月9日9时45分,温家宝来到解放军301医院探望季羡林,当听说季老住院期间写了一本散文集时,温总理认真地说:“我很喜欢您的散文,是您的热心读者。”这是温家宝当选总理的第一年。

  2005年7月29日,温总理看望季羡林时说:“您的《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我都全文读了。”总理去访问德国的时候,还专门引用了季老书中的一句话:一个人有两个母亲,有生我的母亲,还有祖国这个母亲。“我那是给华侨华人讲的,好多人都热泪盈眶。”温总理动情地说。

  2006年8月6日是季老95岁的生日,总理来到医院给季老祝寿,谈到读季老的《我的人生感悟》和《季羡林论人生》,温家宝说:“人看了觉得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叙事很真实。”

  2007年8月3日,温家宝总理谈的是季老的《泰山颂》,“写得很好。文章感人,而且有气势”。季羡林说:“《泰山颂》最后两句话是‘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总理最后一次探望季羡林是去年的8月2日,这次谈得最多的是四川大地震。

  风风雨雨98年
  初生之年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总角之年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学德文。

  弱冠之年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虚岁20岁),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1935年9月,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季羡林被录取;10月,抵达哥廷根;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而立之年 1940年12月(虚岁30岁)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1942年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5年10月,经瑞士东归。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经恩师陈寅恪推荐去北京大学任教。

  知命之年 1967年被抄家、批斗、关入牛棚。

  花甲古稀之年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耄耋之年 温总理先后5次到医院探望。1998年,出版《牛棚杂忆》。2006年,成为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2007年,出版《病榻杂记》。

  十大学术成就
  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
  2.佛教史研究。
  3.吐火罗语研究——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较文学研究——上世纪80年代,首倡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8.东方文化研究。
  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上世纪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
  

季老语录
  谈人生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谈朋友 人类是社会动物。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

  谈为人 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谈立言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本报综合报道

(节录转载自http://www.dahe.cn/xwzx/sz/t20090713_1601656.htm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反映热烈

由马来西亚教育部主催,吉隆坡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和马来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联办的“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反映热烈。

此项比赛收到超过150份作品,参赛者包括退休校长和老师、校长、大专讲师、中小学的在职教师等,参赛者老中青皆有,其中年纪最大的参赛者是86岁的退休教师, 评审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以选出优胜作品。

主办单位共设3个奖级,即特优奖2名,得主将获颁水晶奖杯一座、现金奖1 000令吉、奖状一张、得奖作品集5本;优秀奖3名,得主将获颁水晶奖杯一座、现金奖500令吉、奖状一张、得奖作品集5本;佳作奖15名,得主将获颁现金奖300令吉、奖状一张、得奖作品集5本。比赛成绩预定在8月中旬揭晓,得奖者将受邀出席于9月中旬举行的颁奖典礼。

2009年7月9日星期四

标点符号的历史

中国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文章的应该什么时候停顿,全赖于读文章的人自己断句。到了汉朝的时候,才有了“句读”(judou)符号,所谓“句读”是文词停顿的地方,“句”指语意已尽,“读”指语意还没有结束,语气可能停顿的地方。

我们用的句号(。)和逗号(,)是在汉朝才出现的。明朝的时候,则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到了1897年,广东人王炳耀发明了“读之号、句之号、节之号”等十种标点符号。到了1919年,白话文提倡者胡适之先生写了《新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的议案。议案中,他详细并具体地介绍了十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920年国语统一筹委会制定了12种标点符号。有关标点符号读物,早在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英文汉诂》。

1951年,中国国家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用法》里有14种符号。1990年3月中国国家语文文字工作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这份《标点符号用法》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在1996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

(转载自http://tanwenshuozi.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24.html

2009年7月6日星期一

教育名言分享(二十七)

  1. 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学生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
  2. 仅仅体现分数的智育,无疑是目光短浅的,忘了教育的真正使命。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 一堂好课,不在于有条不紊,不在于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5. 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6.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7. 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8. 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

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教育名言分享(二十六)

  1. 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
  2. 读书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渠道。
  3. 学生有差异,课程就应该有选择。
  4. 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5. 绿色的草坪上没有学生读书的身影,红色的跑道上没有学生青春的脚步,设备再先进的学校也只能是一潭死水。
  6. 当一个学生对世界失去好奇心,不会主动发问、探求,那就是学校、老师的悲哀。
  7.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
  8. 学生从学校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2009年7月2日星期四

教师压力解码工作坊

日期:2009年7月19日(星期日)
时间:早上九时至下午五时
地点: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
讲师:台湾傅木龙教授

目标:
1. 让教师学习如何面对教学压力
2. 培养教师在教育人当儿也乐在其中
3. 协助学校有效推行生命教育

内容:
1. 从“辅导与管理”培养孩子高尚的人品
2. 教师生命的成长--掌握情绪培养好心情(如何从逆境转念, 如何用正向思维诠释问题,谈教师压力纾解与情绪管理
3. 坚持一条简单的道路--快乐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联络电话:03-87362633(佩贞、雪嘉)
网站:http://jiaozong.org.my

20个容易读错的同偏旁字之三

  1. 徜(chang第二声)vs 倘(tang第三声)
  2. 骋(cheng第三声)vs 聘(pin第四声)
  3. 憧(chong第一声)vs 童(tong第二声)
  4. 忡(chong第一声)vs 中(zhong第一声)
  5. 踹(chuai第四声)vs 喘(chuan第三声)
  6. 怆(chuang第四声)vs 仓(cang第一声)
  7. 辍(chuo第四声)vs 缀(zhui第四声)
  8. 猝(cu第四声)vs 卒(zu第二声)
  9. 蹙(cu第四声)vs 足(zu第二声)
  10. 嗲(dia第三声)vs 爹(die第一声)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经截稿。谢谢老师们的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