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饮食小贴士~

多吃利咽食物: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应少吃,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多吃养眼食物:

课堂上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上结膜炎等眼疾,所以教师会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吃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等。


多吃抗疲劳的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豆类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此外,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多吃益脑的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教师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含磷脂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大脑的机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集推介礼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大馬.我的國家》教學媒介語未定案‧教部下週召董教總商討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獨家報導)計劃於2011年推行的新科目《馬來西亞.我的國家》的教學媒介語未有定案,教育部將於3月1日召見董教總、華團和淡小教師組織,以商討此事。

教育部於今年1月18及20日,在《馬來西亞前鋒報》公開招標出版、印刷及提供2011年課本的廣告,卻在事後取消編號4/2010和8/2010,即華小和淡小《馬來西亞.我的國家》的招標。

此外,這項名為“小學課程綱要轉型特別會議”也將探討在小學標準課程(KSSR)下,國文和英文的教學時間及是否統一這兩項科目的課程綱要。


教育部副部長拿督魏家祥和另一名副部長莫哈末卜艾也將出席會議,受邀出席的團體有教總、全國校長職工會、董總、華總和馬來西亞中華工商聯合會、全國校長理事會、全國淡小教師職工會及全國淡小校長理事會。

這一兩年來,教育部積極探討小學課程綱要改革,而最令華社關注的課題是華小的國文上課時間及是否統一華淡小與國小的國文課程。

董教總華團要求母語教學

董教總和華團在這課題的立場是,保留原有的國語課程與節數,同時加強和增加英語課程與節數。

另外一個新科目,即《馬來西亞.我的國家》的教學媒介語也引起爭議,董教總和華團立場一致地認為,應在各源流學校使用母語教學,若情況允許《馬來西亞.我的國家》的內容可納入原有的《公民》課。

教總主席王超群受詢時說,他將在會議重申教總要求《馬來西亞.我的國家》使用母語教學,華小國文課程和節數保持不變及加強英文課程和節數的立場。

彭忠良:華小國文深奧影響學習

全國校長職工會總會長彭忠良認為,把華小和國小的國文一律化的做法不正確,因為語文的學習應該漸進,而華小的國文和國小的程度一樣深奧,將影響學生對於國文的學習。

“在現階段華小的國文課程不能和華文一樣深奧,上課節數也不能和華文一樣多,因為這會影響華小生對國文的興趣,語文的學習須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他受詢時向《星洲日報》說,華小應該在這階段先把母語(華語)掌握好,與此同時鼓勵學生把國文學好。

他說,從1983年起,華小的國文和英文課程與國小的不一樣,這20多年來的小六評估考試(UPSR)的試卷也不一樣都沒有問題。

“這20多年來都沒有問題,教育部為甚麼要做出改革呢?既然是沒有問題,應該繼續保留下去。”

至於《馬來西亞.我的國家》的教學媒介語,全國校長職工會的立場是各源流學校使用母語教學。

劉志文:應增加英文節數

華總副總會長劉志文說,英語教數理政策廢除後,華小使用來教授數理的節數應該恢復為原有的華文節數,而國文的節數則應保留不變。

他說,華小畢竟不像國小,國小在語文方面只學國文和英文,華淡小則要兼顧母語,共3種語文的學習。

“國小的國文節數多,所以學習的課程程度較深是理所當然的,但華小要兼顧母語的學習,若統一華小和國小的國文課程後,是否要增加國語節數?

又有甚麼科目的節數須被犧牲?兩者息息相關。”

劉志文也是華總教育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他說,目前華小的國文節數合理,而英文的節數略嫌少了一些,而最好的方法是保留現有的國語節數,同時增加英語課程和節數。

“華團和教育組織反對英語教數理政策,因為英化數理不是提昇英文水平的管道,而是要通過英文本科。”

他透露,之前的小學課程綱要轉型會議上,教育部官員建議使用國語教授《馬來西亞.我的國家》,不過,與會者包括淡小組織皆認為應該使用母語。

星洲日報‧獨家報導‧2010.02.23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SPM、SPMU、STAM‧3月接受報考

(布城)各校學生及私人考生可以在3月1至31日期間,報考2010年大馬教育文憑(SPM)、大馬教育文憑重考(SPMU)及大馬高級宗教文憑(STAM)考試。

教育部考試局今日(週一,2月22日)發表文告說,考生可以在學校獲取報考表格,私人考生則可在州教育局獲取報考表格。


文告強調,當局將不理會任何在截止日期後報考的學生。

進一步的詳情,可瀏覽考試局網站:http://www.moe.gov.my/lpm

星洲日報‧2010.02.22

2010年2月20日星期六

華小採LINUS加強讀寫算‧一年級生3月測試國語水平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獨家報導:陳玉甄)為了確保學生在3年的小學教育掌握基本的讀寫算技能,全國華小將在今年推行識字與精算計劃(LINUS),而所有一年級學生必須在3月參加國語水平測試。

據《星洲日報》探悉,各州教育局已分發國文水平測試的試卷給學校。而看過試卷考題的校長和老師都覺得這張試卷有一定的難度,並非一般學生都能通過。


3至8分須參與計劃


這張試卷的總分是12分,考獲9分或以上的學生可以如常上課,3至8分的學生須參與LINUS,1至2分則須加入LINUS特別輔導。

輔導老師將協助這些學生加強讀寫算的掌握能力,直至通過接下來每3個月1次的測試,而完全無法掌握讀寫算能力的學生須進行醫藥檢查,以鑑定是否有學習障礙問題,進而安排有關學生接受特殊教育。

識字與精算計劃將取代KIA2M計劃,從一年級開始推行至3年級完成,以確保達致有90%掌握讀寫算基本能力的目標。

教育部已為一些老師提供LINUS課程,一名參與其中的老師在網上論壇透露,整個課程還不夠完善,負責老師所得到的資訊也不夠完整。

王超群:每15學生1輔導老師
恐成安插馬來教師橋樑

另一方面,教總主席王超群擔心,在全國小學推行的識字與精算計劃(LINUS),將成為教育部在華小安插馬來教師的橋樑。

王超群受詢時向《星洲日報》說,若學生無法達標,教育部計劃安排每15位學生就會有一名輔導老師,給予特別的課程指導。

“教育部所委任的國文輔導老師必須是懂得雙語(國文和華文)的老師,這樣的學習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他認為,馬來教師過剩,教育部想方設法把馬來教師安置在華淡小,及把華淡小同化以朝向單一元流目標是華社的隱憂。

“若教育部給提供馬來輔導老師的理由是為了提昇華小的國文,而且有關輔導老師人數不計算在原有的師資固打,我們又如何去拒絕呢?”

華小國文太深奧抽象


王超群批評,目前華小國文程度深奧和抽象,不適合低年級的學生,因為華小畢竟是以華文為主要媒介語,程度太深反而對學生不利。

他今日(週六,2月20日)受詢時向《星洲日報》說,華小要提昇的是華文水平,保留原有的國語節數,同時增加節數來加強學生的英文掌握能力是最佳的方案。

“現有的國文程度太過深奧和抽象,對一年級的學生不適合;我們計劃找一些資深的老師研究及探討目前的國文課程,以便向教育部提出相關建議。”

應加強預備班課程

針對不少華小生升上中學時,因為無法掌握國文而導致華裔輟學率高一事,王超群說,教育部若是為了要減低華裔輟學率問題,應該加強預備班課程,而不是加深華小的國文課程。

“教育部應該注重預備班課程,在師資和課程方面加強學生的語文,而不是把預備班視為可有可無的放牛班。”

彭忠良:推行LINUS目標
盼90%學生掌握讀寫算

全國校長職工會總會長彭忠良說,政府推行LINUS的目標,是希望在3年內掌握讀寫算基本能力的學生能達致90%或以上,這項計劃以國文水平和數學水平測試為主。

據他本身瞭解,國文水平測試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由於測試在3月才進行,目前還不知道有多少位學生無法達標,很難進一步評論。

“明年的華小國文節數是否會增加,課程綱要改革後的程度如何,這一切教育部未有明確的定案。”

對師長有一定壓力
另外,大多數受詢的校長認為,LINUS計劃對校長和教師有一定的挑戰和壓力,若太多學生無法達標,會影響校長和教師關鍵表現指標,校長或教師將面對被降級的可能性。

他們認為,這項計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只是對國小有直接的幫助,而華小方面則沒有太多的好處。

“華小目前仍處於師資不足的情況,而且現有教師有很多文件工作要處理,若他們落力去達致教育部的要求,就少了時間花心思在教學上。”

他們認為,教育部要統一國小和華小的國文水平,會讓華小生更辛苦,畢竟華小的主要教學媒介語是華文。

“學語文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國文程度太深會讓學生產生挫折感,帶來負面效果。”

星洲日報‧2010.02.20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快樂教學報》能走多遠?


2000年出版第60期後,董教總出版的《教育天地》因經費問題而宣告停刊。一直到2008年,“馬來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才出版了一份免費派送的《快樂教學報》,原定一年三期,兩年來因人力局限,一年只能出版兩期,目前共出版了4期。
教育界不時傳出慨嘆:“為何沒有能與《教育天地》媲美的本土教育雜誌?教育雜誌,放到現實中,終究難養活。就曾有華小老師寫信給【新教育】,問:“為何超過3萬名的從教人員,養不起一份教育刊物,以致這麼多年了,華教界還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教育刊物?這10年來,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他們的精神糧食從何而來?他們從師訓畢業後,從哪兒獲取新知?”一連串的問號,叫人感慨!不是潑冷水,現在華教界的這份低姿態的教學刊物《快樂教學報》,究竟能走多遠?今天這份刊物寄居在出版社身上,暫有活水,但一旦背後支撐的後盾失去了理所當然的力量時,我們的教育界,能否養活一份免費派送的教學刊物?這肯定是個大大的“?”。
他們憑一股傻勁……堅持要讓老師快樂教學
孔子有句話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現實中,總不乏一些“傻子”,單純為理想,明知現實中有很多局限,仍一心“明知不可為而欲為之”。
《快樂教學報》──一份創刊於2008年4月份,免費派送給全國教學前線教師的教育刊物,其背後,就是一群“傻子”。他們自認沒有野心,只求但憑一股傻勁,堅持理想。每期兩萬份,每份16頁A4size的刊物,就這樣,兩年來,前後製作了4期,8萬份,派送給全國的老師,給老師們派送最新的教學資訊、給老師們送去最大的精神支持。
是的,他們沒有野心,不求瞬間烈火燎原,誠如這份刊物咨詢劉育龍說:“我們不強勢、有耐心、有信心,相信點滴之水可以匯流,若長期耕耘下去,慢慢的就會產生效應。我們不急!”
是一個炎熱的週二中午。哥打白沙羅工業區某個右轉巷子尾端的轉角處,是一棟工廠建築物。門口有個牌子寫“馬文化”。入內,接待處的新春佈置,將整棟建築物的粗線條變柔和了。上樓。樓上的辦公室,以綠色為主色,打造出舒適的辦公空間,配上桌面上的書本文件與室內綠莖植物,“工廠”不見了,只見綠色。一種欣欣向榮成長的氣象。

會議室內,是《快樂教學報》咨詢劉育龍、主編謝增英和兩位副主編李慧芳、張婉君。桌上攤開4期的《快樂教學報》和一些參考書籍如中國出版的《語文學習》、《小學語文教師》等。

“我們先來談緣起吧!”劉育龍說:“這份刊物是由我們的出版董事提出的,開始時想做一份給教師的刊物,這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了。當時國內出給教師看的刊物《教育天地》經已停刊,當時我們就想華社有這麼龐大的教師群,為何沒有一份刊物,讓教師們去溝通,或給他們一些新的資訊。起始的概念有點模糊,而且當時的外在條件坦白說尚未成熟。我們出版社主要是出版華小課本教材和參考書,人力財力的條件都還不夠。”

擱置了8年,這份免費刊物終於推出
這個想法一擱置就擱到了2008年,當時也在團隊裡的謝增英就在公司會議上提呈建議書,表示願意為一份出版給全國教師的刊物而努力。建議書裡最初寫的只是8頁,專提供最新教育/教學資訊。

“當你要免費派送,就必須考慮到這長期而言對公司會是一項負擔。”只是老闆還算很豪氣,認為8頁是少了些,要做嘛就直接做個16頁!於是這份教學報,就以16頁的頁數創刊了。
“我們團隊裡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一些新的知識,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相信不是每個老師都知道,都能掌握。我們希望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便能提昇教師的整體素質。”
現在上網不是很普及了嗎?為何不直接只做電子報?“其實不是每個老師都喜歡上網,從網上吸取資訊,而且有些老師確實在較偏遠的鄉區,沒有這樣的便利,所以我們還是覺得傳統的紙本刊物,對老師們較有幫助。”
當然,這也是編輯隊伍認為的,其實這兩年來,編輯室甚少收到回饋的聲音。華小教師大軍約有3萬人,但就是回應少。劉育龍幽默地說:“也許因為是免費刊物,老師們就算有意見,也都很客氣,不會直接提出來。”因此很難聽到具體的意見或批評,這算是個缺憾。
但“市場反應”不重要,他們會依出版要求和信念,而不是讀者要求來判斷內容取捨。比如說:“哪些資訊是老師必須懂、應該要懂的。”編輯室占主動權,站在主動的一方,而不是被動的一方。相對其他刊物而言,更少公開邀稿。
有快樂的老師,才會有快樂的學生
大多數的老師並不快樂,為何不快樂?那是因為“教不得其法”。
其實快樂的人生,有三個條件:有對象可愛、有事情可做、有希望可存。
老師們,要教學變得快樂,那就必須先讓自己快樂起來!

《快樂教學報》的“快樂”二字,是整份刊物的思想所在。──有快樂的老師,才會有快樂的學生!

現在大多數老師都不快樂,為何不快樂?劉育龍有獨到的見解:“很多老師不快樂,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教不得其法’。當方法不對,且教得很用心很努力,但學生的學習成效卻看不到,就會充滿挫折感。於是我們認為,如果老師能在教學上用更正確、更好、更多元的方法,肯定對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幫助,當教學工作順利了,就會有較大的滿足感。”
而主編謝增英在一旁熱情的補充說:“我們主要是介紹一些新的教學概念。比如第二期,我們選了一篇‘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傳統上,老師教小學生識字,都是讀這個字的音,寫筆順再認識這個字,但中國的識字教學,已走得比較遠,比如有趣的奇特聯想識字法,用奇特的場景來讓你記住一個字。舉個例子,牙膏的‘膏’字,不少人都會寫錯,其實可以讓學生聯想成‘高高的月亮’就是‘膏’,這樣學生便能印象深刻,不會寫漏一個‘口’,老師就不必要學生以寫整面生字的死硬方式才能讓學生記得這個字。”
有些新的教學法,師範訓練時來不及教,《快樂教學報》願意不斷給老師們提供。由於身在出版社,參考資源本來就多,要掌握中港台和新加坡的教科書和課外讀物,或是教學改革等資訊,不是問題。

讓自己快樂,才能快樂教學
而要讓老師們“快樂”教學,除了“教得其法”,資深前輩的經驗分享很重要。教學沒有一部既定經書,往往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年輕老師在面對教學困境時,或可從前輩的分享中豁然開悟!

因為出版這份刊物,謝增英等人更是“挖掘”出一些很有教學理念和想法的老師。其中一位便是沙巴州的呂立民老師,還飛到西馬多所華小給老師們講課,其中的主講題目是“快樂教學教學快樂”。他也是在第二期的“快樂教學”一文中說:“每回我都問老師們:‘你們快樂嗎?’結果都是得到相同的答案:‘不快樂’。其實快樂的人生,有三個條件:有對象可愛、有事情可做、有希望可存。其實快樂是一種選擇。老師們,要教學變得快樂,那就必須先使自己快樂起來!”
除了教學法和教學經驗的交流分享,《快樂教學報》要儘量做多樣化,裡頭還有一些給教師的保健貼士、教育部官方數據/資料、中國最新的華文規範資訊、鼓勵教師參與的文化活動如動地吟等等。
過程中,他們發現免費派送到學校去有個小小的後遺症,就是難確保老師們真的在看,於是除了派送,也開放來函索取,讓真的想看的老師來索取。另一原因,是一些老師在網上論壇詢問如何索取,因此為了方便老師們,就增加了索取的管道。

鼓勵老師閱讀,教學才能成長
這份刊物做得很規矩,無論是文章的選材或版面的呈現,都很“溫和”,主要負責編版工作的李慧芳和張婉君說:“不求花俏,但求方便閱讀、輕鬆閱讀。”整份刊物重點重在文字內容。排版時會用上些插圖,但主要還是以刊登文章的處理方式排版。“因為現在老師都很忙,選文不能過長,過長引不起閱讀興趣,版面不宜繁雜,繁雜會妨礙閱讀效果。”
《快樂教學報》還有一個重要的潛台詞,就是鼓勵閱讀。“多閱讀,視野就會擴大,教學就能成長。一份小小的刊物,無法給老師們全部,但願能拋磚引玉,給你一個資訊,讓你能沿延伸閱讀,更深入讀下去。”
採訪快要結束時,謝增英有感而發:“你看,養寵物的有寵物刊物,釣魚的有釣魚雜誌,攝影的有攝影雜誌,為何教師專業竟沒有一份專屬刊物?我們堅持相信,老師們需要這樣一份刊物,而目前市面上並沒有一份這樣的刊物,所以我們會努力做下去!”
劉育龍則說:“我們不強勢,相信細水長流,假以時日,或會看見一些改變。一些學校主動聯絡我們要求長期供應,我們知道教育界會有人珍惜。坦白說,我們是廣義的教育工作者,無法進入教育界的核心去扮演角色,但我們可以在外圍努力,從外圍提供資訊,但不會急進!”
《快樂教學報》網址:http://kuailejiaoxuebao.blogspot.com/
刊物顧問:呂立民、楊欣儒、傅承得
●咨詢:劉育龍、曾秀梅
●主編:謝增英
●副主編:李慧芳、張婉君
●製作:羅仁偉、劉玉珠、劉秀鳳
星洲日報/新教育 ‧作者:許雪翠‧2009.01.26

新年进步!


马文化编辑部,《快乐教学报》编委会恭祝大家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2010年2月8日星期一

2011年开始 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华文评审格式

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到以下网址下载 2011年马来西亚教育文凭华文评审格式。

http://blog.yam.com/selubc2009/article/26624329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慕尤丁:广泛收集意见‧探討提前6岁入学

(吉隆坡)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透露,教育部正在探討將孩童入学年龄从7岁提前到6岁的可行性。

他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广泛收集各方的意见包括家长及教师,因为提前孩童入学年龄是一个涉及层面很广的决定,不能仓促进行。

亦需考虑孩童心理素质

“我们不只要考虑到学校的学生容量、师资及设施等,孩童的心理素质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也是副首相的慕尤丁週一(2月1日)晚上接受第3电视访问时指出,大约60%的大马孩童在进入小学之前已开始接受学前教育,而国家关键成效领域也设下在3年內把学前教育入学率提高至80%。

他说,一些人认为6岁的孩童太小无法明白课堂內容,但也有人认为,提早1年入学將可提早未来一代踏出社会工作的年龄。

“我认为我们已到了考虑提前入学年龄的阶段,这是一个有很大可能推行的措施。”

他也说,为確保国立大学的教师培训人数符合教育部需求,教育部將与国立大学协调,確保不会出现教师供过应求的问题。

“教育部负责的委员会也將每年两次与国立大学对话,让他们知道教育部所需的教师人数及领域。”

他说,事实上大马拥有足够的师资,一些地区所面对的师资不足问题,是因为调派教师问题所导致。因此教育部已规定每名教师必须在限定的服务年数內接受调派的安排,以及为那些肯自愿接受调派的教师提供奖励金。

提高学校表现
校长、教师或获奖励金


慕尤丁指出,教育部考虑提供奖励金给那些有能力提高名列最后20或30名学校表现的校长或教师。

“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如果有教师或校长愿意接受挑战,有办法提昇这些学校的表现排名,教育部会提供奖励金。”

他表示,除了较早前公佈的20所高表现学校之外,教育部也將公佈其他学校的排名。

他强调,教育部列出20所高表现学校,绝对不是要忽视或贬低落选学校,而是希望借此鼓励其他学校朝高表现指標迈进。

“教育部这样做,只是为了设立一个標准或榜样,让那些在20名之下的学校可以更加努力表现,绝对不是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针对一些考试成绩优异但却没有入围20所高表现学校,他指出,教育部不只是考虑学术表现,学习文化、课外活动、国际学术表现、领导方式以及家长参与度,都是考虑因素。

他说,一些意料之外的学校可以入围,除了是因为符合上述条件之外,也是因为他们的表现进步神速有关。

3年內列100所高表现学校

他指出,教育部计划在3年內列出100所高表现学校,所以那些今次没有入围首批20间学校的学校切勿气馁,可能他们是排列在30、40或50名。

他表示,高表现学校获得教育部给予自主权,並不会导致州教育局的权力被限制,因为这些学校还是必须遵守国家教育政策。

“它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进度调整不同科目的节数,以及允许优越生跳班,但不代表可以任意行事,不受教育部控制。”

星洲日报‧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