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饮食小贴士~

多吃利咽食物: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应少吃,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多吃养眼食物:

课堂上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上结膜炎等眼疾,所以教师会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吃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等。


多吃抗疲劳的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豆类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此外,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多吃益脑的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教师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含磷脂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大脑的机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集推介礼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新加坡‧教育部推出新框架‧教师获更多进修机会

(新加坡8日讯)为鼓励更多教师在教育专业上不断提昇知识和精益求精,新加坡教育部推出新框架来为教师提供更多进修机会与选择,包括允许上部份时间硕士课程的教师能够选择当兼职教师。

拨408亿提昇师资素质新加坡教育部会在下来5年,拨款170亿元(约408亿令吉)提昇和扩大师资素质与水平。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在国会里推介这个名为“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架构”(TEACH)的新框架。

完成部份时间硕士课程的教师,可在毕业时获得一笔4千元的奖金。而另一个新设的全职研究生奖项,也让获奖教师可在就读全职硕士或博士课程时,继续领取一半的薪金,以鼓励教师在与其教育工作相关的领域进修。

非大学毕业教师同样也会有更多管道提昇专业水平。国立教育学院將开办新的全职高级大专课程。教育部也將为在职教师设立新奖项,鼓励他们上全职本科课程。获奖教师同样能够在进修时领取一半的薪金。

教育部文告说,从2015年起,它计划每年鼓励800名教师上全职或兼职研究生课程,较目前的500名来得多。

到了2020年,估计几乎所有教师都会是大学毕业生,而持有研究生文凭的教师將增一倍至20%。

放宽大专助学金申请条件

教育部每年將为大专学府助学金额外拨出1亿3千400万元,並放宽大专助学金的申请条件,受惠学生將从目前的55%增加到75%。

以理工学院为例,教育部以往只颁发助学金给家庭收入在全国第50个百分位数(人均月入1千200元)以下的学生。依据新制度,家庭收入在全国第66个百分位数(人均月入1千700元)以下的学生都能申请。

家庭收入在全国第33个百分位数(人均月入850元)以下的可每年获得1800元(等於八成学费),在第34到第50个百分位数的可获1350元(等於六成学费),第51到第66个百分位数的可获450元(等於两成学费)。

符合条件的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將从目前家庭收入在全国第20个百分位数以下的学生,扩大到家庭收入在全国第66个百分位数的学生。他们每年可获得的助学金介於150元和1000元。大学本科生可获得的助学金则介於800元到2900元。

这些助学金包括社区发展理事会或公民咨询委员会助学金,还有教育部助学金。

新的助学金分配將在2011学年生效。

协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会进一步协助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以及改善小学的基础设施。

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医生昨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开支预算时,公佈了上述消息。

在新的助学金框架下,家庭收入属於最低三分之二的工艺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生,可得到介於150元至1千元的额外助学金。另一方面,家庭收入在全国50百分位数(percentile)以下的大学生则可获得介於950元至1千700元的额外助学金。

这意味著,家庭收入在最低三分之一的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根本无需支付学费。同样的,这些学生进入理工学院或大学时,政府將通过不同的助学金,为他们抵消高达80%或40%的学费。

昨天,有超过5名议员针对教育制度与社会流动性(social mobility)的课题,向教育部长提出询问。他们的主要担忧是,虽然教育制度在建国后的数十年里,有效地协助大部份国人往上提昇,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但隨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教育制度作为促进社会流动的工具,已经逐渐失效。

黄永宏用了长达50分钟来回答议员们的疑问。他也通过不同数据和例子,说明新加坡教育制度仍然在这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

比如说,每五名居住在三房式或更小组屋单位的小一生当中,就有一人的小六会考成绩在最佳的30%。最终,有一半的学生会顺利升上理工学院或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过去20年,居住在三房式或更小组屋单位的学生少了超过一半,但进入大专学府的比例多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

星洲日报/国际‧2011.03.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