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饮食小贴士~

多吃利咽食物:

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蔬菜水果,对防治慢性咽喉炎有一定的作用,如南瓜、丝瓜、芹菜、莲藕、雪梨、乌梅、莲子心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应少吃,容易引起上火的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



多吃养眼食物:

课堂上飞扬的粉笔灰易使教师患上结膜炎等眼疾,所以教师会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发痒。因此,除注意正确用眼外,教师要多吃具有养肝明目作用的食物,如羊蹄筋、羊肝、胡萝卜、菠菜、乌骨鸡、桑椹、甲鱼、黑木耳等等。


多吃抗疲劳的食物:

教师长时间站立讲课,下肢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产生的乳酸在下肢积聚较多,会出现双腿沉重、酸胀等不适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豆类碱性食物,以消除疲劳。此外,服用大枣、麦冬、桂圆、人参熬成的汤,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多吃益脑的食物:

教师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教师宜适当补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另外,吃蛋黄、大豆、胡萝卜、鱼、肉等含磷脂丰富的食物,能增强大脑的机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全国教师散文奖已截稿~

谢谢大家的参与!


2009年全国教师散文奖颁奖典礼暨得奖作品集推介礼

2010年1月12日星期二

明年起取消选择题增考会话 SPM华文科考生或减

●南洋商报 独家报道:曾雪爱

(槟城11日讯)2011年起改革的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试卷评估模式,取消选择题的出题方式之余,也增设试卷(三)华文会话,虽然详情未出炉,一些国民中学华裔学生已忍痛放弃选考华文,可能导致2011年选考华文的国中华裔考生人数大降。

《南洋商报》探悉,经过“改革”后难度升级的华文试卷评估模式,特别是增设的会话环节,足以导致国民中学措手不及。

州内一所国民中学的校方透露,国中华文向来顶多只有4节,尽管一些学校将之纳入正课,但因课室数量不足,以致学生须在放学后留下来,在有空档的课室上华文课。

评估标准不一惹争议

这种上课情况影响学生读书情绪,有者因此缺席华文课,这种情况也导致规定于中四开始教授的华语会话无法顺利进行。

此外,中四开始上的华语会话课带入中五时,若资料记录不完整,负责会话考试的老师将难以跟进。

即使执意推行会话,每个华文老师的评估标准也不一致,恐怕影响学生在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成绩。

一些华文老师坦承,会话考试涉及的华文发音、语法运用、声调等部分不在他们的掌握范围内,由于缺乏华文规范知识,恐怕为学生打的分数不够说服力。

一名来自国中的华文老师説,多名学生已向她表示,中四不会继续读华文,意即不会在大马教育文凭选考华文。

私人考生首当其冲

另一项隐忧是,全新的华文试卷评估模式肯定让私人考生首当其冲,原因是这些自修考生没有练习会话的机会。

将失30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等同在尚未考笔试前,就已当掉占考试30分的试卷(三)华文会话。”

与此同时,2009年大马教育文凭华文试卷(二)已改变出题模式,原本15题的简答题增至24题、原本24题的选择题却减至15题,难度大幅度提升,考生拿到试卷后恐怕手足无措。

这项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下,许多国中的中四生已对华文望而生畏,如有选择自由,相信一些学生不会选考华文,避免大马教育文凭整体成绩受影响。无论如何,一般国民型中学一向强制学生选考华文。

槟州3月会话模拟考

槟教育局官员透露,该局将指示州内中学于今年3月起,为校内中四生学习华语会话的第一道模拟题。

他指出,中央拨款下放后,该局将尽快召集州内华文老师,传达改革后的华文试卷评估模式详情。

他披露,与国语会话相比,华语会话比较轻松,华文老师可随时进行随堂会话。

华语会话有5道模拟题,3项个人活动及2项分组活动,各别在中四和中五进行。

校方鼓励学生报考

尽管2011年起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试卷评估模式难度大大提升,不过,据悉国中校方依然鼓励学生选考华文。

一些国中校方对华文试卷评估模式难度提高抱持积极看法,认为教育部的这项改革,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掌握能力,让他们掌握多一种技能。

教育界人士同意上述说法,不过,他们希望教育部更透明化的出题与批改考卷,避免加剧外界对学生成绩的质疑。

他们不否定改革措施会导致一些考生弃考华文,但从教育角度来看,这项改革将促使考生更灵活、更有深度的作答。

新闻背景: 难度升级

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内容:(总分100分)

华文试卷(一):分2部分。甲组:占30%的2题应用题,比往年试卷的应用题多出一题。乙组:5题作文题,学生可任选一题作答。

华文试卷(二):原本的15道简答题和24道选择题,将全面改为22题简答题,不再有选择题。总分是100分,即现代文65分、古代文25分和名句10分。

华文试卷(三):华语会话,总分是30分。

考生必须考完三张试卷共230分,以往只需考共200分的两张试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