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推广不足‧少人报考‧中国文学叫学生太沉重
“中国文学”是由华文科延伸出来的科目,也是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考试(SPM)其中一科。然而,每年报考中国文学的人数都不尽理想,究竟是甚么因素让中学生对千古流传的优美文化產生了隔阂?
一直以来,文学都被人们置於过高的位置,许多中学生都敬而远之,认为文学很难被理解。对於SPM中国文学科,许多中学生误以为需要熟读中华五千年歷史。事实上,它只是借由一些文学作品瞭解当时作者的背景和中国歷史。
“中国文学”里的课文,並非全是文言文,当中也有近代的文学作品,譬如徐志摩的〈想飞〉及冰心的〈山中杂记〉。中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发展都需要文学教育。报读中国文学能开拓中学生的视角,从赏析文章中学习以另一种角度思考。
老师成学生报考与否关键
无论是国中、独中或国民型中学,老师成了报考“中国文学”与否的最大因素。初步计算,全马的中国文学老师只有约30位。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学校並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分配,再加上推广不足,许多华裔生无法获知关於此科的讯息,也不知道如何报考。
因此,有兴趣报考的学生惟有自学。然而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不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再加上缺乏指导,担心本身会考不好,因而放弃了报考。
冯嘉玲:中国文学是条寂寞的道路
檳华女子国民型中学是少数有额外开设中国文学班的中学,校方也极力推动学生报考。在拥有比其他学校更多资源的优势下,报考人数理应更蓬勃,但该校唯一的中国文学教师冯嘉玲披露,每年的报考生只有约十名,只佔了该校考生的五十分之一。
她说,以前学校並没有额外开班教导中国文学。过后,校方改变方式,另行开班,且发现不强制学生报考,效果反而更好。所以,在2010年,校方取消了强制性规定报考,保留额外班,让有兴趣的学生在正课以外的时间上课。
“2010年中四中国文学班原本多达30位学生,但升上中五后,决定报考的学生却只剩下大约10人。”执教九年的她认为该校仍有文学爱好者,只是苦於无法抽出时间上课而放弃报考。她也表示,虽然有些学生最后选择放弃报考,但是他们偶尔还是会回来上课。
受“SPM华文科难考A”影响
“SPM华文难考A”之说也让许多华裔生间接认为中国文学也是如此。但事实上,中国文学考取A的机会大,且能提高中学生理解与赏析文章的能力,相对的更能掌握古文理解。这些优势,都有助於学生在SPM华文科考取A。
况且,SPM中国文学的读量不重,因为只有3本指定教科书:一、友联文选:內有诸子散文,古文,水滸传一记,冰心,等等的作品;二、归去来兮:老舍作品(关於中国军阀时代一个家族的生活故事);三、祝福/阿Q正传:祝福(反映封建思想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阿Q正传(通过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贫民阿Q的形象,反映国民的愚昧。)考试分成四个部份:甲,古文翻译四选二。乙,友联文选问答六选四。丙,阿Q/祝福问答四选二,归去来兮问答四选二。
没有老师指导
赖雪琳(中五),吉打日得拉国中
“学校里没有老师负责教中国文学,加上本身连考试的格式也不清楚,而且现在要报考已经太迟了。中国文学其实很有意思,本身对这科很感兴趣,然而面对种种的问题才让我放弃。希望校方可以请老师专教这科,让更多华裔生报考。”
无法专注考好它
王琪洁(中五),玻璃市玻璃市国中
“我热爱文字,也想认识文学。但我必须考好其他科目,无法专注於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玻璃市没有老师会教这一个科目。个人觉得身为华人子弟不拿中国文学是种遗憾。”
担心自己应付不来
吴婉溱(中五),吉打日得拉国中
“担心自己应付不来。我本身已经报考11科,如果加上中国文学就12科了。我认为中国文学对我的未来没有帮助。但我希望教育部能把中国文学纳入初中的课程里,让更多学生能更早接触中国文学。
身为华人坚持报考
黄馨卉(中六),檳城日新独中
“在眾多科目中,只有华文和中国文学是以母语作答。身为华人,我不想放弃政府考试中以华语作答的科目。而且,身为教师的母亲也有教这个科目,让我更没有放弃的理由。我觉得,考生並不需要太过在意成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显得更重要。”
学记感言
不要对中国文学生畏
人家说,中国文学是一条寂寞的道路。尤其对一名国中生而言,在报考中国文学的路上,更是遇到种种的困难。但是,无论你是国中生、国民型生还是独中生,只要你是华裔子弟,只要你对中国文学感到兴趣,就应把这优美的语言文字艺术传承下去。
策划/檳吉玻学记负责人李耀祥
联合报导/檳吉玻学记刘婷婷(PA1018)、叶福炎(PA1047)、许渝恬(PA1056)、潘权威(PA1112)、谭秋明
星洲日报/大都会‧2011.03.29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